News Detail

江门:“龙舟水”上线,江门水利部门这样做

Issuing time:2023-05-25 09:05Source:广东省水利厅

据气象部门预报,5月22日-24日,受弱冷空气南下和偏南气流回推等影响,我省有一次中到强雷雨局部暴雨或大暴雨降水过程,雷雨时局部伴有8-10级短时大风。其中,22日,粤北、珠江三角洲和粤东市县多云转中到大雨,局部暴雨。雷雨时局部伴有8-10级短时大风。23日,粤西和珠江三角洲市县有大雨,局部暴雨或大暴雨,雷雨时局部伴有8-10级短时大风。24日,粤西和珠江三角洲大部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这是今年我省进入“龙舟水”阶段后首轮强降雨过程。

  为应对“龙舟水”的袭击,全面织密汛期“防护网”,守护群众“安全线”,江门水利部门这样做。

  压实各级防汛责任

  认真贯彻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严格落实监测预报预警、科学调度、信息报送等工作。理顺市县镇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链条,累计投入997万元开展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标准化建设,全市指挥调度体系、预报预警体系、预演预案体系、抢险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汛前全面落实3085宗各类有防汛任务的水利工程防汛责任人,并向社会公示,特别是严格落实水利工程防汛安全“三个责任人”,落实山洪灾害防御“五员”责任(市级监督员、县级处置员、镇级传递员、村级接收员、预警员)。落实巡查检查制度,入汛以来累计抽查各类防汛责任人履职到位情况362人次,有力推动基层单位防汛措施落实到位。

  整改度汛安全隐患

  紧盯防汛薄弱环节,3月份组织开展汛前检查,全覆盖检查水库、堤防、水电站、泵站、山塘等各类水利工程,共发现防汛风险隐患问题76宗。截至5月5日,已完成整改59宗,剩下17宗已开展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并落实安全度汛措施。同时,通过每月通报,以及汛前防汛安全检查“回头看”等方式,继续加大督导力度,确保问题隐患整改到位。紧盯山洪灾害风险隐患,建立山洪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和监测预警责任制,建立健全山洪灾害“包保”责任制和“一页纸”预案,落实市、县、镇、村四级防汛责任人共1200余人,全面建立山洪灾害防治工作台账,建成监测站点582个,购置卫星终端42套,全面强化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落实重点环节防御

  补强水利工程短板,加大年度投资力度,今年全市水利投资目标40.01亿元,全年计划推进399项水利项目建设。截至4月底,全市水利建设已超额完成投资达15.9亿元,开工建设水利项目202宗,持续推进西江潭江重点支流综合治理、潭江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6宗水利领域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等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夯实水安全保障基础。紧盯重点环节防汛安全管理,落实544宗水库、229段堤围、86宗有度汛任务的在建水利工程、727个山洪灾害防治自然村、13个农村易涝区,以及滨河、沿海等涉水区域防汛安全管理措施。对度汛风险较大的穿(破)堤施工、建设拦河围堰的水利工程,加强建设监管,落实每周一报制度,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尽快全面恢复堤防防洪功能和河道行洪断面。

  提升防御抢险救灾能力

  加强防汛抢险应急演练,全市各地共落实抢险队伍373支、抢险队员11263人以及专家889名,并于今年4月6日和5月8日先后两次开展防汛调度和抢险应急演练,全面检验提升全市防汛抢险专业队伍业务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全力保障江门父老乡亲生命财产安全。加强防汛抢险物资保障,按照省定标准足额储备水库、堤围等各类水利工程防汛抢险物资,能力储备(协议储备)防汛抗旱物资34种,并配置了无人航拍飞机。提升“四预”能力,持续打造数字孪生潭江流域全国先行先试示范点建设,加快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功能的流域防洪调度体系,为防汛防洪提供有力支撑。



文章模块
期待您的加入!
为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和广东省政府有关通知,我会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至2月9日。期间,我会将进行线上移动办公,关于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创建顾问服务及节水型单位创建培训等相关工作所涉及的时间变动,我会将另行通知。
尊敬的各会员企业及相关专家,为推动我市节水事业蓬勃发展,尽快实现深圳“率先建成节水型城市”的伟大目标。经研究决
11月13日,“净水护卫队,节水我先行”,争当节水小卫士,红树林生态公园快闪活动在福田区红树林生态公园举行,倡导广大市民践行节水生活,展示新时代市民新形象,助力深圳市节水典范城市的建设。 本次活动由深圳市福田区水务局主办,深圳市节约用水促进会协办,主要参与人员来自深圳市各区的20组学生家庭,并邀请了深圳市龙华区疾控中心、光明区妇幼保健院、龙华区妇幼保健院等部分区域机关单位领导参与指导。活动中...
11月6日上午9点30分,为了从小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并影响和带动家长用实际行动,节水护水,使更多的家庭参与到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中,福田区水务局主办、深圳市节约用水促进会承办了知节水·智深圳“水情知识讲座”,普及水状况、水常识、水科技、水文化,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的意识。尤其是全体同学们用清澈的声音,认真庄严的共读节水宣言,宣言提出“认真学习节水知识,积极传播节水文...
各有关单位:  根据《深圳市节约用水条例》有关规定,为引导和鼓励用水单位和居民用户使用节水型工艺、设备、器具,推进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节水典范城市的任务,我办现公开征集2021年度深圳市节水型工艺、设备、器具名录(以下简称名录)。该名录将在市水务局网站公布,列为优先推荐使用产品,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征集范围  名录征集的范围包括节水型工艺、节水型设备和节水型生活用水...
为优化会员管理,保障相关会员单位的合法权益。根据《深圳市节约用水促进会章程》相关规定,现对以下单位作退会处理。本公告公示期为2020年6月17日至2020年7月17日。公示期间,促进会秘书处受理任何单位或个人以书面形式提出的异议,提出异议者...
嗨,你知道吗水已经存在了45亿年是人类存在时间的 22500 倍水覆盖了71%的地球表面水是云,是雨,是海洋,是冰川水是江河湖海和每一条溪流水与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我们离不开水但我们真的了解水吗?“水知道答案”水情教育系列行动邀请我们走...
为提升全社会节能意识和节能能力,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定于今年6月29日至7月5日,围绕“绿水青山,节能增效”主题开展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7月2日,由福田区教育局主办、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深圳...
10月17日,由福田区水务局主办,深圳市节约用水促进会承办的“水知道答案”自然科学课堂——水情小记者观察团,走进集科普与旅游于一体的深圳市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本次“水知道答案”自然科学课堂特别设置了参观红树林生态公园、红树林科普展馆,自然知...
我们都知道水和空气一样是人和一切生物所必需的人离不开水动植物也离不开水科学家早已证实早期的原始生命缘于水水与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但我们真的了解水吗?现在让我们开始水科学小发明家的旅程一起走进由福田区水务局主办深圳市节约用水促进会承办的水...
10月24日, 由福田区水务局主办,深圳市节约用水促进会承办的“水知道答案”线下自然科学课堂——《花瓣消失了》活动,走进集科普与旅游于一体的深圳市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本次活动,包括 参观红树林生态公园、红树林科普展馆,自然知识趣味问答和美育...
     为广泛开展节能降碳宣传教育,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在机关职工、社区群众中营造起节能低碳浓厚氛围,推动深圳经济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大鹏新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创新创意宣传形式,联合深圳市节约用水促进会,于8月23日举行2021年大鹏新区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仪式由中心主要领导何小明同志主持,新区领导夏东同志、新区直属各单位分管领导出席活动。 ...
日前,国际标准ISO 23043《Evaluation methods for industrial wastewater treatment reuse processes》(工业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评价方法)正式发布。
污水处理是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领域,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上提出了“有河要有水,有水要有鱼,有鱼要有草,下河能游泳”的要求。“十四五”规划将在水环境质量改善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水生态保护修复,提标改造仍是行业...
3月23日下午,为推进绿色智慧节水管理,助力深圳市节水典范城市创建,“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节约用水专家论坛”在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隆重举行,来自水务局、中科院水利部专家、促进会代表、粤港澳青年,以及水务产业链企业代表200余人参加。
3月22日下午,为助力深圳节水典范城市创建,一场由福田区水务局主办、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协办、深圳市节约用水促进会承办的“城市公园绿地系统水资源综合管理与应用”的主题座谈会,在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隆重召开;福田区领导、中科院水利部专家、...
3月23日下午,为推进绿色智慧节水管理,助力深圳市节水典范城市创建,“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节约用水专家论坛”在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隆重举行,来自水务局、中科院水利部专家、促进会代表、粤港澳青年,以及水务产业链企业代表200余人参加。会上,深圳市节...
人们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相比曝光率高的金融、地产、影视、娱乐、食品、IT、美妆等行业外,有一个与城市生活息息相关却鲜为人知的“冷门”行业,那就是水务。简单来说,水务行业就是由自然水、供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等构成的产业链。改革开...
2月4日,深圳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发布《深圳率先打造美丽中国典范规划纲要(2020-2035年)》,根据纲要,到 2025 年,我国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天蓝水秀、现代宜居”成为美丽深圳生动写照。